勤廉优榜样│反腐一线“多面手” ——记贺州市纪委监委第八审查调查室主任叶苇
他讲原则,扬正气,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作风“标兵”;他办案是专家,上台是老师,是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的业务“模范”;他是“80”后,却有着12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经验,是一名年轻的“老纪检”。他,就是贺州市纪委监委第八审查调查室主任叶苇。
贺州市纪检监察系统勤廉优榜样叶苇
对待业务 他刻苦钻研孜孜不倦
叶苇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2个年头,把青春献给了他热爱的纪检监察工作,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始终如一。自从参加纪检监察工作以来,他任劳任怨,没有挑剔过工作岗位,真正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真谛。在办理违纪违法案件过程中,他始终沉在一线,白天组织(协调)、开展外调、审查谈话,晚上继续整理资料、研究案情,加班加点是他的工作常态。
他思维敏捷,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凡事有主见,工作办法多,有闯劲,有冲劲,各项工作能够做到担当善为、亲力亲为。
叶苇(右二)到项目建设现场核查了解有关案件线索
反腐败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斗中,叶苇始终以坚定的意志、睿智的头脑、过硬的本领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
2019年上半年,他组织查办了某干部违纪违法案。为将此案办成经得起经验的铁案,他组织人员做了大量前期工作,通过细致扎实的初核后,掌握了确凿证据,在没有采取留置措施的情况下,通过谈话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突破,被审查对象主动交代了违纪违法问题。
因为他是一名能办案、会写案、善讲案的多面手,不仅是贺州市纪委监委办案一线类“传帮带”导师,同时还被贺州市纪委监委聘为“战例”讲师。近年来,叶苇共开展培训9次,累计培训九百五十多人次。
叶苇(左二)与同事们在研讨分析有关案情
他在工作之余非常注重学习,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学习党纪法规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深入钻研业务,每当新的党纪法规出台后,他总是第一时间学习掌握,注重把理论学习、工作实践和认真思考结合起来,力争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叶苇同时兼任贺州市纪委监委直属机关党委组织委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时、处处、事事都以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政治责任感,为其他党务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工作上,他任劳任怨,一人承担多人的工作量,党费管理、党员统计、党员信息系统的维护、党员发展及组织关系接转等等。虽然工作繁琐,但他总是不厌其烦、有条不紊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近几年,委机关发展党员工作卓有成效,作为具体负责党员发展工作的叶苇,功不可没。他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坚持原则,恪尽职守,不怕得罪人,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他荣获贺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面对案件 他坚持原则勇于担当
叶苇始终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始终做到廉洁勤政,严于律己,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办案纪律、回避制度、保密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办事情既能坚持原则,又能主动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展现出良好的干部作风和精神风貌。
对执纪审查工作,他不徇私、不违纪,不办关系案、人情案,自己负责查办的案件没有收到过一起投诉或申诉,用实实在在的审查调查工作成效,有力维护了当地的良好政治生态。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叶苇把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作为专项斗争的主攻方向,坚持审查调查力量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倾斜,强化与政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在公安侦查阶段提前介入、同步调查。充分运用大数据,加强分析研判,对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一律优先办理、循线深挖。严格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要求,确保扫黑除恶与“打伞破网”同步推进,执纪与执法并行,深挖彻查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问题,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他先后参与组织查办了贺州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原教导员雷鸣、建东派出所原所长张建锋包庇袒护涉黄涉赌人员,钟山监狱原四级调研员莫政才等与涉恶团伙同流合污、非法获取巨额利益案,以及贺州市公安局原副局长陆波、富川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原副局长杨名德等人大搞利益输送等一批典型案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处置涉黑涉恶保护伞问题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线索20件,党纪政务立案29人(其中移送检察机关6人),诫勉10人,挽回国家经济损失650余万元。2021年,他荣获自治区建设平安广西活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域先进个人。
他敢担当善作为,主动探索“室组地”联合办案,创新实施“递进式”线索处置模式,破解了以往“不善查”“不敢查”问题,有效规避“人情案”“关系案”。先后查处了平桂区水口镇党委原书记莫洋等乡镇一把手窝案串案、钟山县中医院原院长陈建红等卫生医疗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共挽回经济损失2300余万元。
在办理平桂区水口镇党委原书记莫洋、甘美源窝案串案过程中,因案情复杂,涉及人多,有人托关系想打听案情,但叶苇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坚持原则,不办人情案、关系案。最后,莫洋以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甘美源以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另外,秉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他注重充分利用已查结的典型案例,督促指导案发单位组织开展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落实以案促改工作。近几年来,发出监察建议书2份,督促指导5个单位对5起查结典型案件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受教育干部一千五百多人次、完善规章制度8条(个),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批的良好联动效应,为基层有效推动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提供重要载体。
面对家庭 他顾“大家”舍“小家”
“忠孝”二字,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一体,却很难同时看到。面对家庭,叶苇经常顾“大家”舍“小家”。
2020年,在办理“7.13”打伞破网专案中,妻子电话告知他家里老父亲突然卧床不起,急需照顾,同事们都叫他回去照顾几天。当时,办理的留置案件到了突破的关键时期,他选择了坚守岗位,通过电话了解父亲的病情后,只利用周末时间回家探望了一次,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父亲,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叮嘱他要安心工作无需挂念,并一再嘱托他不能辜负了身上的责任。父亲简单的几句话,让他转身擦干了眼泪,毅然回到岗位,坚决履行职责。最终,留置案件顺利取得突破。
谈到家人,叶苇觉得最愧疚的是自己的妻子。因为自己长期在办案一线工作,照顾家里的四个老人和两个孩子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妻子的肩上。
叶苇的妻子是单位办公室工作人员,平时工作也比较忙,但她以女性特有的勤勉和坚忍,默默地付出汗水和青春,以柔弱的双肩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始终无怨无悔。结婚10余年来,丈夫叶苇取得的每份成就,背后都饱含着她的付出。当纪检监察干部的爱人,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牺牲与委屈,但在她的身上,表现更多的却是对丈夫的理解和全心全意的支持。叶苇只要有空在家,都会主动做饭做家务,分担妻子的劳累,尽量弥补对妻子的亏欠。
叶苇的父母都是老党员,注重红色家风的传承,从小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听党话,跟党走,这是我们家的家训之一,父母经常教育和叮嘱我,要牢记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把工作干好、干出成绩。”叶苇说道。
正因为家人的默默支持,作为反腐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他恪尽职守,奋战一线,爱岗敬业。
“纪检监察干部要讲奉献,纪检监察工作要敢担当。”十多年来,叶苇辛勤工作、默默奉献,践行着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谱写出一曲党的忠诚卫士的无悔赞歌。
编辑:黄佳雪